当前位置:首页>名家荟萃

卢德骥和他的装裱艺术

时间:2023-10-25   访问量:316


 卢德骥,1947年生,河南潢川人,笔名鲁雁,是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河南省装裱艺术研究会会长、高级装裱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他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创作中主攻中国花鸟画,出版多部个人画集,多次参加美术大展。他从事装裱艺术研究,在多年的装裱实践中,形成了中原装裱独特的典雅、浑厚风格。他创立的“新式装裱法”受到艺术界高度重视,及国内外书画家的广泛喜爱。多次成功承办国内知名人士书画展览,为中国美术馆所藏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李苦禅、石鲁等人的书画精品做过揭裱,得到了书画界人士的一致肯定。据说为研究卢氏的装裱艺术,早在20年前国外就成立了卢氏装裱艺术研究会。为此,河南电视台数次录制了专题片。在书画界和装裱艺术界,卢德骥和他的“新式装裱法”,卢德骥的这种“新式装裱”,不单衬托画面,烘托深化了画面意境,还给人一种装帧美的艺术享受。费新我先生给卢德骥的装裱室取名“托月堂”,并亲书三字,置于室内。1986年,在苏联展出的《中国画展览》,均为现当代的美术精品,其中徐悲鸿、齐白石等人的数10幅作品均为卢德骥揭裱重装,被苏联人称为“神奇的再造之美”。

01.png 

卢德骥先生装裱操作过程

 作为装裱艺术家,卢德骥认为理解书画家,研究书画家,和书画家真正联到一起,是装裱好书画作品的关键所在。他装裱作品,不论从品式,还是用色、用料、用距,甚至选用轴头都是严格地根据作品风格、意境、调子等精心设计的。他装裱的作品丰厚朴实,色彩典雅。李可染有一幅山水画,画心颜色深,画幅小,卢德骥好多天都找不到合适的装裱方案,他说:“只好暂时不做,也不能糟蹋画”。他每装裱一幅作品都要经过20道左右的工序,为买到合适的装裱材料,可以跑好几个省;为设计一种满意的款式,几天茶饭不思。在装裱王方宇的一字作品《神》时,他采用灰蓝色和极度狭窄的装裱款式,强调了这个字飘逸的竖笔画,使“神”字得到极度渲染。那非传统的圆角,又独具匠心地照应了这个字发音时的口型曲线。他在装裱徐悲鸿的《双马图》时,将四周围以湖蓝色锦绫,与草地的灰蓝色相呼应,丰富和柔和了本来的色调,使双马站立的草地与天空上下对应,有了更广袤更深远的意境。钱松喦有幅《红岩》,在装裱时,卢德骥用暖灰色绫与画面搭配,把画面中的红色引向画外,似霞光四射;而用深褐色天地压住幅面,形成了色彩的跳动,大方清雅,明朗沉着,画幅左右,又采用窄边,故意造成上下伸展的错觉,更增加了红岩拔地而起的雄伟气势。总之,在卢德骥那里,装裱真正成了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卢德骥以自己独特的崭新的理解,创立的汉砖式、汉简式、三叠式、阴阳式装裱,深得书画家们的喜爱。

10.jpg 

1999年,卢德骥先生和学生在河南省书画院装裱室

  早在1984年,对卢德骥先生在装裱中艺术成就的采访报道就开始了,在当年第九期《河南青年》“艺坛新人”专栏里就有一篇署名刘强的《烘云托月 珠联璧合—介绍青年装裱师卢德骥》文章。据此文介绍,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先生是在1984年2月参观刘强的书法展中,对承担这次装裱任务的卢德骥先生才有认识的。参观中,费新我先生对那沉着典雅、设色新颖、给书法作品增辉添色的装裱赞不绝口。几位同行的全国著名书法家听说装裱者是河南省的一位年轻的装裱师时,都不禁连声称赞:“真没想到!真没想到!”。

 

 

08.png 

1999年,卢德骥先生和学生参观书画艺术展览

11.jpg 

卢德骥先生

 

 

 


友情链接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 中国轻工业人才交流中心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