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家荟萃

古画修缮技艺非遗传承人—钱立新

时间:2023-09-07   访问量:403

钱立新,男,1930年出生,浙江萧山浦阳人。1945年,15岁从萧山来到杭州学裱画。师从王以兴,与杭州城裱画业名噪一时的陈雁宾和朱雄夫齐名,号称江南裱画“三只鼎”。从事十年他家门不归,潜心求艺,在师父的谆谆教诲下,他勤学苦练学得一手精湛的技艺。钱立新自成一家的装裱艺术,被艺术大师周昌谷誉为影响了我国裱画界的“立新式”而被载入世界名人录。在半个多世纪的裱画生涯中,先后整理过大学者马一浮的翰墨手稿,装裱过潘天寿的大部分作品,同时也是我国书画界泰斗刘海粟、朱屺盼、沙孟海、程十发、周昌谷、陆俨少等名家的专职裱画师。1989年,书坛泰斗沙孟海已是89岁高龄还为钱立新题字:“装背之事,昉自南朝范蔚宗,唐宋宫廷,皆有工师,技法益备。杭州为南宋古都,书画典藏,金题玉躞,遗风未替。但今盛世,百艺并师,潢治旧业从原有基础上精益求精,是所望于群贤”。

 

图片2.png 

钱立新老师装裱旧影 

图片5.png 

钱立新老师全色旧影

钱立新老师不仅装裱修复细心谨慎,技艺也别树一帜,他装裱的样式被艺术大师周昌谷老师誉为影响了我国裱画界的“立新式”,许多书画名家、收藏大家接踵而至。马一浮、潘天寿、沙孟海、周昌谷等先生们都是钱老师的常客,很多老师指定要钱老师用“立新式”做装裱;上海名家谢稚柳等老先生们,专程托人把作品送来杭州书画社钱老师这里装裱,裱好再带回去。数十年在书画社与书画名家打交道使得钱立新老师和老先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默默记下钱老师的六十岁生辰,特地在生辰当天留钱老师吃饭并为他作松石图贺寿,钱老师也深受感动,每每打开这幅松石图都饱含热泪,视若珍宝,当我们打开长卷和册页时,沙孟海、李苦禅、陆俨少等大家的手书便映入眼帘,这是岁月的留痕,也是老一辈书画人友谊的见证。

图片6.png

松石图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类遗留下来的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钱老师不仅虚怀若谷还为人师表,把传承手艺建立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之上,把传统文化当做一生的使命去坚守。身为国家级文献修复师、杭州书画社装裱大师、书画鉴定专家、“江南第一裱画师”、全国劳动模范的钱立新老师被问到作为劳动模范,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时,直言自己虽然早已被评为“劳动模范”,但是并不知道有什么用处,没有关注过这些东西。平日里钱立新老师也是衣着朴素,不事雕琢。时隔多年,直到友人拜访时提及自己妻子是“劳动模范”,前一阵去医院看病国家给了特殊政策照顾,才想起来自己也是“劳动模范”一事,钱老师就这样勤勤恳恳专注装裱事业了好多年,秉持本心,不问世俗。 从15岁那年钱立新打算拜师学手艺开始,装裱这件事,一做就是一辈子,他说“许多师兄陆续转行了,师傅告诉我要做下去。”装裱这件事不仅仅是在杭州书画社的职业,更是一种传统手艺的薪火传承,钱老师俨然已经把装裱当做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图片4.png 

 钱立新老师装裱旧影

图片3.png 

钱立新老师全色旧影

    

 

 



友情链接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 中国轻工业人才交流中心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