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氏书画装裱修复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窦旭红
窦氏合家留念 1967年
窦治荣,曾亲自装裱和修复了苏东坡《东坡与民师书真迹》、王冼《烟江叠璋图》等极其珍贵的一级藏品,以及唐寅、祝枝山、文徵明等名家作品。另外曾两次赴湖南省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参与抢救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和三号墓出土的包括“T”型帛画在内的十馀幅帛画,在新中国的修复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窦治荣向窦氏子孙交代:“不要把这门技艺带到棺材里,要留给后人。”修复手艺薪火相传,代代不息,靠的就是每一代修复人对自己技艺的打磨,并将其传授给子孙后代、徒弟门生。窦旭红讲到爷爷留给子辈的精神财富时,说道:“‘匠人’不仅仅是指技艺精湛,而是指一种不为世俗势利而改变的品德,更是一种执著坚守的精神。”
窦治荣先生在修复工作中
汉 马王堆三号汉墓T型帛画 湖南省博物馆藏
窦旭红,丹阳河阳人,自小耳闻目染祖父窦治荣的修裱技艺,深受祖父喜欢,祖父窦治荣解放前跟随其叔父窦翔云到上海拜师于“装潢圣手”刘定之先生,解放后供职于上海博物馆,退休后一直被单位聘用。七十年代初曾抢修湖南马王堆一号墓和三号墓,包括“T”型帛画和“气功图”在内的二十多幅帛画,并在八二年的《朵云轩》杂 志第二期上发表了关于 T 型帛画修复装裱经验的文章,他在上博长达五十年的书画修裱生涯中,修复了大量的古代珍宝,如宋佚名《盘车图卷》、苏东坡《东坡与民师书真迹》、王冼《烟江叠嶂图》、元钱 舜举《真妃上马图》以及《张雨行书挂轴》等大量珍贵的一级文物以 及唐寅、祝枝山、文徵明等名家作品,还为地方的各大博物馆(院)培养了大量的修裱人才,例如南京博物院的万董强,大连现代博物馆馆长刘广堂,宁波非遗传承人姚爱娟,河南省非遗传承人靳凤枝和沈阳故宫博物院非遗传承人戴明举等,如今他们成为当今全国装裱界和 文博系统中的顶尖专家,有的甚至把技艺传到了海外,例如在美国赛克勒博物馆担任东方书画维修师的顾祥妹以及日本汉和堂创办人陆宗润都是跟随祖父十多年的徒弟。窦旭红九七年大学毕业后开始接触书画修裱行业,在祖父精心栽培下专攻老字画的修复、成扇复原、拓片装裱等技艺,尤其对成扇和绢画的修复有独到之处,分别在北京和丹阳创立旭雅斋和治荣社书画装裱中心,曾修复过明代画竹第一人夏仲昭的《竹石图》,康熙的手写《云中朴俗》,齐白石的“贝叶草虫图”以及花卉草虫册页等,加入了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和中国文物学会等组织并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被聘请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客座教授。
丹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窦旭红经常与美国赛克勒博物馆修复师顾祥妹、大英博物馆修复师邱锦仙以及张旭光、张志红、徐建华、万董强、靳凤枝、孙坚、沈亚洲、沈维祝等国内修复专家讨论并学习他们的修复经验,倡导手工装裱,坚守传统技艺 。2018 年被评为丹阳市非遗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8 年 7 月和 2019 年 3 月 两次赴香港承真楼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传 授老字画的修复和折扇的修复技艺,在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引起了对中国这一传统技艺的强烈反响,使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的传统 技艺—书画装裱修复。 2023 年 7 月 ,评为镇江市非遗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并推荐申报江苏省非遗代表性项目 ,同年9月江苏省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通过。
窦旭红修复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