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兆余:艺术逐梦路,文化传承者
马兆余,1968年4月14日出生于江苏射阳苏北农村小镇。自幼家境贫寒,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勤工俭学,跟随同乡装裱师顾正海学习手艺。他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日夜磨炼书画装裱技术,慢慢接触到了国内许多知名书画家,如亚明、沈鹏、仲贞子、马世达、张海等。在与这些书画名家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中,让马兆余对书画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他开始尝试将装裱技术与书画艺术相结合,以技入书道,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90年代初,马兆余在江苏省射阳县文化站装裱工作室工作,2000年进入江苏省盐城市书画院装裱修复工作室。在此期间,他拜入中国书画装裱大师卢德冀先生门下,研学中国古代书画装裱修复技术。卢德冀先生的悉心指导和教诲,让马兆余在装裱修复技术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2006年,马兆余在北京琉璃厂成立了北京锦龙堂文化传播中心。他坚持以“推动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搭建文化和经济的互动平台”为中心宗旨,深耕会展服务策划、展览展示、文旅演艺、艺术交流、艺术品展销等诸多领域。在他的努力下,锦龙堂文化传播中心逐渐成为了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机构。与张海、张旭光、石开、郭子绪等知名书画家达成紧密合作关系。一次偶然的江西策展活动中,马兆余发现乡野之间许多明清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且无人居住维护,深感惋惜。他决定进行保护性购买收藏这些残缺古建筑结构,并成立了锦龙堂古建筑有限公司。他收藏了约30套残缺破损的古建筑,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将这些古建筑修缮重建,传承中国文人士大夫精神内核。马兆余还积极参与了多个展陈项目,如“大厦之门 敢拼会赢——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历史陈列”、“微观之作——英国V&A博物馆馆藏吉尔伯特精品展”等。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他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还获得了国家文物局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和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
2022年前后,马兆余创立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传统书画装裱专业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兼秘书长。他组织举办了三期装裱修复培训班,挖掘人才,进行国际交流。他的努力和付出,为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4月,被荣宝斋画院聘为潮间带写生创作培训中心主任;2024年10月,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装裱师工作室,他的努力和付出,为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兆余的人生经历充满了艰辛和奋斗,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让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未来的日子里,马兆余将继续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推动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搭建文化和经济的互动平台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